高血脂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胆固醇毒性概念首次提出,高血脂的危害
TUhjnbcbe - 2023/9/20 4:25:00
                            

原创Nina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胆固醇*性”这一概念的提出,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于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

提到高胆固醇,几乎所有医生的第一反应都是“心血管风险”,这就像提到高血糖就想到糖尿病一样自然。但事实上,高胆固醇真的“有*”!这种*性不仅会伤害心血管,更与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肝纤维化、阿尔兹海默病等多种慢性疾病有关……

年9月,山东第一医科医院赵家*教授团队在国际期刊CellMetabolism发表论文,首次提出“胆固醇*性”这一概念。在本篇推送中,“医学界”将邀请论文一作——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医院宋勇峰教授对“胆固醇*性”进行分享。

图1论文发表在CellMetabolism

打破固有认识,

首次提出“胆固醇*性”!

既往,胆固醇过量几乎与心血管疾病“锁死”,虽然也有一部分研究表明代谢性肝病、糖尿病、慢性肾病患者也常常伴随高胆固醇血症,但仍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比如:高胆固醇是不是这些疾病的直接风险因素?临床上对这些患者是否有必要进行降胆固醇治疗?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在学术带头人赵家*教授的带领下,宋勇峰教授及其团队在脂代谢异常的发病机制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宋勇峰教授表示:“在系统总结既往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过量胆固醇除了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外,还可在体内多种脏器中蓄积,引起细胞*性。”

图2过量的胆固醇积累可在全身诱发疾病

好好的胆固醇,为什么“有*”了?

宋勇峰教授指出,过量的胆固醇之所以会具有*性,主要是由于胆固醇广泛参与了细胞内膜结构的构筑,内质网膜、线粒体膜、细胞膜等重要细胞结构的构筑均有其参与。

宋勇峰教授谈到:“众多细胞实验都发现过量胆固醇可导致的线粒体表面的转运蛋白结构紊乱、诱发线粒体应激;同时它还可以干扰内质网蛋白折叠引起内质网应激等多种细胞*性效应,最终引起细胞凋亡。”

除了与胆固醇关系最为直接的动脉粥样硬化外,胆固醇在细胞中的积累可以直接导致肝脏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异常,进而引发细胞凋亡或诱发临近细胞的炎症反应,最终导致肝炎、肝纤维化。

图3过量胆固醇的肝脏*性

除了肝脏,宋勇峰教授还提到:“过量的胆固醇甚至会干扰成骨细胞分化,引起骨质疏松;甲状腺、垂体、胰岛等内分泌器官的胆固醇积蓄也会诱发功能障碍,从而引发多种代谢性疾病。”

此外,一部分研究发现,传统意义上的“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高的患者,其动脉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并不会减少,这意味着胆固醇*性可能并非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专属。

*性无处不在,胰岛也受害!

过量的胆固醇积累可能与多种慢性疾病相关,糖尿病也是其中之一。胰岛β细胞是糖尿病患者最重要的“生命细胞”,而动物试验和细胞实验证明:过量的胆固醇会诱发胰岛β细胞中内质网的应激、线粒体的功能障碍;会促进氧化自由基的形成,加重/诱发炎症反应;更进一步地,胆固醇还能够影响胰岛素分泌颗粒的结构。而这一系列影响最终可导致胰岛素分泌障碍甚至胰岛β细胞凋亡。

图4胆固醇通过影响细胞中重要结构的功能,对胰岛β细胞发挥*性

既然过量胆固醇会影响胰岛β细胞功能,那么降胆固醇是否能够改善这一状况呢?很遗憾,目前这一方面的研究几乎处在空白阶段。

一方面,体外实验的结果是相对积极的——宋勇峰教授指出:“体外实验中确实有研究表明,采用β-环糊精,吸收细胞中过量的胆固醇可恢复胰岛β细胞胰岛素的分泌能力,也有动物实验表明降脂药依折麦布具有保护胰岛细胞的作用,但这一作用尚未被临床试验证实。”

另一方面,宋勇峰教授还指出:常用的他汀类降脂药可能通过干扰异戊二烯的合成而干扰胰岛素分泌,这也是目前很难进行相应研究的重要原因。

重视“胆固醇*性”!

从每个临床医生做起!

在我国≥20岁人群中,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9.0%,临界性高胆固醇血症的患病率为22.5%,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为11.9%;既然过量胆固醇的*性已经明确,这一人群的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宋勇峰教授表示:“我们提出‘胆固醇*性’这一概念,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于有高胆固醇血症的人群——不仅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胆固醇毒性概念首次提出,高血脂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