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是体内脂肪代谢异常,一般是血浆中脂质的量和质出现异常的一种慢性血管疾病。
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之一,在早期或轻度阶段,几乎没有任何感觉,其致病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
当身体有明显表现时,可能血脂已经高得不行了。
血脂高不高,身体会有一些征兆,对照一下!
1,手背、指关节、肘关节、臀部、膝关节等部位出现*色、橘*色或棕红色的结节、斑块等。有时,手掌出现*色或橘*色的条纹,可能是体内血脂高了,这种“结节、斑块”称为“*色瘤”。
2,经常感觉头晕、头痛、胸闷气短、睡眠质量不好、容易忘事、甚至会感觉手脚发麻、沉重,这时,提醒你可能血脂偏高了。
3,腿肚子经常抽筋,出现刺痛的感觉,这也可能是血脂高的表现。
4,耳垂有褶皱,若两只耳朵都出现褶皱,可能是血脂太高,要小心动脉硬化了。
以上症状符合的越多,建议你,到医院做个血脂检查。
血脂化验主要有哪些项目?
一般来说有7项,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a)。
切记,不是化验单上没有箭头,就代表血脂正常,化验单上的数值供参考,具体还要根据人群判断。
确认高血脂后,奉劝你,这3类食物不要贪吃,血管不易“堵”!
食物一:鸡肝、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
像鸡肝、鱼籽等高胆固醇食物,摄入过多,对脂质代谢异常的人,会使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升高,增加斑块的形成,诱发动脉粥样硬化、脂肪肝等并发症。
所以,一定要控制好摄入量,建议,每天不超过毫克。
食物二:肥肉、猪油等高脂肪食物
像肥肉、猪油等高脂肪食物,摄入过多,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粘稠度,促使血液中甘油三酯升高。
所以,控制饱和脂肪的摄入,适量补充不饱和脂肪酸很重要。
食物三:培根、酱料等高盐食物
像培根、酱料等高盐食物,摄入过多,会增加肾脏的损伤,诱发高血压。
而高血压并非独立性疾病,一般会伴随着冠心病,对心脏损伤会比较大。
所以,控制盐分摄入,成人每天盐分摄入量最好不超过6克。
生活中,预防高血脂,保护好血管,做好4件事:
第1件:食用油巧搭配,营养补充更均衡
食用油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在《中国膳食宝塔》中最顶端是食用油,虽然量很少,但对血管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食用油巧搭配,营养补充会更加均衡:
专家建议,最好是多种油搭配食用,不偏好任何一种油类,最好是三种油搭配,利于均衡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如:将富含亚麻油的苏麻油、富含亚油酸的大豆油、富含油酸的橄榄油按1:2:2比例搭配,每人每天25-30克。
第2件:多喝水,改善血液粘稠度
水是身体很好的稀释剂和排*剂,能改善血液粘稠度,还能促进体内*素排出。
多喝水,一定要重视“清晨一杯水”,经过一宿的代谢,身体流失了很多水分,及时喝水,能快速被吸收,稀释血液。
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白天喝水时,放些花草茶,有更好的降脂功效。
青荷苦丁茶,将青荷、小叶苦丁、蒲公英叶按一定比例搭配在一起,每天2-5克,热水冲泡。
青荷,有很好的降脂作用。研究表明,青荷的水煎剂可降低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压积、从而改善血液浓粘状态;同时,还可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小叶苦丁,对食高胆固醇诱发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有降低作用,促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减小,从而降低血脂。
蒲公英,经研究发现,有降低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
第3件:久坐者常做2个小动作
久坐不动,是现代很多人的一个“通病”,与工作因素有关。
长期久坐,会使血液流速减慢,血氧含量下降,使血管内*素不能及时排出,增加血栓的形成。
久坐者,常做2个小动作,利于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风险。
1,踮脚尖走路
踮脚尖可促进四肢、大脑活动,利于消除头晕、腿胀的症状。
最好是踮脚尖走路,能更好的促进腿部、踝关节的血液循环,每次走30到50步,休息一下,再重复。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重复,走路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主。
提醒,对初练习者,开始时,可先扶墙,熟练后,可不用借助外物了。
2,敲小腿
敲小腿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小腿部位的肌肉得到舒展,还可预防下肢静脉血栓。
这一动作,没有具体的揉敲时间,没事时,就可以多揉敲。
对久坐的人来说,每坐一小时后,最好起身活动5-10分钟,可有效促进末梢血液循环。
第4件:遵医嘱服用降脂药
有高血脂的人,根据血脂检查指标,会相应的使用一些降脂药物,改善血脂情况,预防并发症发生。
需强调一点,食疗无法代替降脂药,确诊为高血脂后,要遵医嘱服用相应的降脂药。
服用降脂药期间,不能自己随便“叫停”或“减量”,否则可能会使病情复发,甚至更严重。
服用药物期间,最好每天保持30分钟的运动,每周至少运动5次,更利于控制血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