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的生物学修养》
看完这本书的最大感受是,人真的不能胖。
一开始我是被书名骗进来的,我原以为这本书讲的是各种美食的生物学知识,比如肉的香味怎么来的之类的,但其实是讲肥胖、高血脂和糖尿病的,是非常正经的科普书,书的副标题才是重点。行文虽然不算太晦涩难懂,但有很多专业词汇,讲述了肥胖、胆固醇、高血脂,糖尿病等的概念和近现代科学家们对这些疾病的探索、研究、治疗的历史,学到了很多专业的知识,印象最深刻的是糖尿病1型和2型的区别、减肥手术、吃蛋*不影响胆固醇。
摘录一些笔记:
那么在现实中,想要设计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减轻体重的治疗手段,就剩下下面三个选项了:
1、减少摄入食物的总能量水平
2、减少身体对能量的吸收能力
3、增强新陈代谢中的消耗
流行病学研究并没有证据支持胆固醇摄入量和血液内胆固醇水平的相关关系。鸡蛋吃得多,并不一定血液胆固醇就高。这里面的道理倒是很容易设想:既然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更多是由自身合成胆固醇的快慢决定的,那就没有太多理由过分担忧食物中的胆固醇了。
在人体摄入食物的整个过程中,胃和小肠是最重要的负责消化和吸收的器官。状如口袋的胃是主要的食物研磨器官,通过机械研磨,将混合了胃酸和胃蛋白酶的食物磨成细细的食物糜。而长达数米的小肠是最重要的吸收营养物质的器官。已经被充分磨碎和消化的食物糜进入小肠后,会和密布微绒毛的小肠肠壁亲密接触,在此过程中大量的营养物质分子被吸收进入小肠肠壁细胞,并最终通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而减肥手术的目标正是把胃变小、小肠变短,让身体少吸收一点能量——就是这么简单!
减肥手术。具体来说减肥手术可以分成这么几种,在胃上装一个可调节宽窄的带子来约束胃的大小(这种叫做可调节胃束带);把胃前端直接和小肠后端连接起来、从而让食物避免流经胃和小肠前端(这种叫做胃绕道旁路手术);直接切掉大部分的胃、只留下一个小小的容积有限的胃以及结合了胃袖状切除和旁路手术的所谓胆胰十二指肠开关术。
如果脂肪沉淀仅仅是偶然出现的,我们身体的免疫细胞会准确地定位到这些沉淀,并通过细胞的吞噬作用清理掉它们。然而如果血管中长期、过量地出现脂肪沉积,我们的免疫系统就力所不逮了。更要命的是,当沉积的脂肪颗粒远远超过了免疫细胞的处理速度时,前来清理的免疫细胞会大量破裂死亡,残存的免疫细胞碎片反而会起到固定脂肪颗粒的作用。如此滚雪球般的后果就是,围绕脂肪颗粒逐渐积累起了柔软而坚韧的蛋白质网络,甚至还包裹上了一层厚厚的肌肉细胞,就像血管内生了老茧一样将血管逐渐变得狭窄闭塞。与此同时,为了适应逐渐变得狭窄和拥挤的血管,血管壁的肌肉会不断地扩张,让血浆和各种血液细胞能够顺利通过。一方面生了厚厚的老茧,一方面又被拼命地扩张绷紧,双管齐下的后果就是血管壁的“弹性”变得很差,一种名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疾病就此产生了。
1型糖尿病,一种自身免疫疾病,病因是自身免疫系统杀死了产生胰岛素的胰岛贝塔细胞,身体失去了合成胰岛素的能力。2型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疾病,病因是我们的身体因为某种原因(比如肥胖和缺乏运动)对胰岛素失去了响应,而此时身体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本事,并没有受到破坏性的干扰。
高血糖本身就意味着身体失去了吸收储存血液中的葡萄糖分子以备不时之需的能力。换句话说,我们从饮食中获取的碳水化合物除了极少部分被立刻利用起来维持生存,绝大多数都通过血液循环(之后进入尿液)白白浪费掉了。从这个角度想的话,其实糖尿病与慢性营养不良和绝食无异。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与身体的整体代谢状况有明显的流行病学联系。超重和肥胖、缺乏运动、高血压和高血脂,都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