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家韩启德院士的《医学的温度》一书,真的是一本好书,书中的许多医学思辨,既令人震撼又发人深思。每次阅读书中的若干章节,我都感觉收获颇多,并会产生诸多感想。
在一篇名为“医学是什么”的篇章(年在北大人文学院做的一次演讲)中,韩启德院士谈到了“医学的边界”问题。文中说到:
现在的医学经常把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当成“疾病”来治疗。现在国人的所谓慢性病越来越多,比如高血压,成人患“病”率为27.8%,约有2.9亿人;高血脂更不得了,成人中有40%是高血脂,约有4.3亿人;糖尿病成人患病率为11.8%,约有1.1亿人。回过头去看,年中国高血压的患病率是5.1%,年是11.2%。糖尿病在年的患病率是1%。
在谈到高血压要不要治疗的问题时,韩院士说道:
高血压要不要治疗?现在统一的认识是,对高血压要知晓;不仅知晓,还要治疗;不仅治疗,还要真正把血压降下来。
不过话虽这么说,我还是感觉得出,韩院士对高血压的治疗持有很大的保留。韩院士补充说道:
目前一个比较可靠的研究显示,高血压的10年风险率为5.6%,即个有高血压的人,在未来10年内,即使不治疗,也只有不到6个人会得冠心病(心梗)和脑卒中。对高血压人群采取降压治疗,可以降低30%冠心病和脑卒中。那么降低30%的发病风险,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由5.6%降为3.9%,就是说个有高血压的人,服用降压药来控制血压,10年里只有不到2个人受益。
在前面的介绍中我们看到,年国内高血压的患病率仅为5.1%,但到年这个比率就升到了11.2%。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在年对高血压的控制标准作了重大的调整,即由原来/95mmHg/L变成了世界统一的/90mmHg/L。我想,从5.1%到11.2%,这其中一定有相当一大批收缩压介于~和(或)舒张压介于90~95的人,他们原本“健康”的权利被好心的医家给驳夺了。
其实,不仅是高血压,还有其他一些疾病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例如高血脂和糖尿病人的大幅增加就与诊断标准的调整(血脂标准由6.2mmol/L调整为5.7mmol/L;血糖标准由7.8mmol/L调整为7.0mmol/L)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问题的出现也引来了许多关于“过度治疗”的争议。
对我们这些非医界的人来说,虽然我们没有能力去评价这些是是非非,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自身的角度来权衡一下有关的利弊得失,思考一下如何做才更有利于自身的健康。我将此称之为“守住自己的健康主权”。
比如血压超过了所谓的/90mmHg/L的标准,是不是需要立刻就医用药?超过多少才需要用药?还要考虑哪些相关的条件才能决定要不要用药?诸如此类的问题,都要经过自己的认真思考来做决定。
再比如血脂超标问题。现在血脂的正常范围在越调越低,总胆固醇要求在5.17以内,对同时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对血脂的要求降得更低,最高危者甚至要求降低到1.8以内。这么严格的标准,其实不过就是为了预防真正会中招的仅占百分之几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病人出事。就算这样,也还是防不胜防,心梗和脑卒中还是会持续的发生。
从医生的角度来说,无论是高血压还是高血脂、高血糖,出现超标(到一定程度)的情况,没有哪一个医生会排斥用药,因为他们实在无法知道那百分之几的危险究竟会落到谁的身上,所以他们一定会要求所有超标者都用药物将指标控制到比较安全的范围内。
还有一个更让人纠结的问题——癌症。韩院士在书中介绍:20世纪80年代,美国曾发誓到20世纪末要征服癌症。到现在,非但没有征服,癌症病人反而越来越多,人们仍然束手无策。癌症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到现在还搞不清楚。
我们可以看到的现实情况是,在没有有效办法的情况下,唯一还算有效的办法就是所谓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它依靠的主要手段就是把用于诊断癌症的仪器设备的敏感度精确度日益提高,从而把危险的警报发得越来越早。比如肺结节,我记得几年前还说10mm以下的结节只需做定期检查观察,一般不必动刀。而最近我在权威的医学科普节目中听权威专家说,超过8mm的肺结节就有癌变的风险,需高度重视。我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能够发现“早期癌症”蛛丝马迹的设备或技术还会不断出现,也不知要“早”到何种程度才算比较安全,才能令人放心。不过很遗憾,我们现在可以想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人们还是会被那个“早”字弄得诚惶诚恐寝食不安。
难题在于,早发现的癌症蛛丝马迹并不一定会危及生命,就像高血压并不都会发展成心梗脑卒中一样,而医生们因为没有能力去鉴别“早发现”的危险会落到谁的身上,所以只能“杀无赦”,即便是滥杀无辜也在所不惜。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的看法是以我为主、以医为辅。只有在自己无能为力时,才可将自身健康的主权托付给医生来接管。
比如对高血压,在血压超得不多(比如在/95mmHg/L以内)同时也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时,就可以暂不用药,先用调整生活方式的办法来应对。
比如对高血脂,我们不必太看重血脂指标,超得不多同时也没有明显的体感指征的话,既不必紧张也不必用药。还是要先用调整生活方式的办法来应对。我自己也是这么办的。我过去好多年来都血脂超标,甚至还超得较多,但我从未为此去看过医生,也从未用过一粒降脂药物。要说风险也不是没有,但我觉得百分之几的风险不大会轻易落到我的头上,那点风险值得冒。
对于早发现的可能是癌症的蛛丝马迹,也不用太过紧张。我觉得比早处理更合理的方法是加强观察定期检查,如果在短期内没有加速生长的表现,就不要轻易的动刀动枪。
当然,比上述这些“不”更重要的是如下的“要”:
一是要调整心态放下包袱。没有一个好的心态,一旦病情发展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那么再好的治疗手段都可能事半功倍甚或无济于事。
二是要努力的调整过去的生活方式。出现上述问题都可能与日常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问题出现时,就要敏感意识及时调整。
三是要十分重视自身的阳气。人的阳气对于抵御癌症这类疾病是十分有效的。至于如何提增阳气,有许多专业的著述和许多科普的讲座可以给予指导,需要人们自己去学习和实践。当然还有许多指导人体阴阳平衡不生病的法宝,都需要我们用心的去学习掌握。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