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血脂高的患者,临床上常用“他汀”类药物帮助患者降低血脂
“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匹伐他汀、辛伐他汀、……,是临床最常用的降胆固醇药。降胆固醇治疗,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病的基础治疗。另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也都需要。所以,“他汀”类药物应用很普遍。“他汀”类药物降血脂,是要降到一定水平的。不降到一定程度,效果就不好,不同的疾病状况标准不一样。血胆固醇达不达标,需要监测。“他汀”类药物有不良反应,主要是肝损害和肌损害。虽然少,但有了、严重了也不好。我国乙肝感染率比较高,人的个头也偏于瘦小,而且亚裔人群比欧美人群对他汀的耐受性要差一些,因此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就会高一些,这在应用过程中也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因此,吃“他汀“类药物的前前后后,都要注意检查和复查有关的血液指标。注意哪些血液指标?最主要的是:血脂、肝肾功能、肌酶。服药前当然要查,不光查血脂,还要查肝肾功能、肌酶。查血脂是了解血脂胆固醇的水平,为选药提供参考。因为不同的“他汀”药物,降低胆固醇的幅度不同,查了血脂,就可以看看血胆固醇的水平距离降脂要达到的目标值相差多少,估摸着选个降幅合适的“他汀”药。不同的“他汀”药代谢排泄途径不同,有的通过肝脏,有的通过肾脏,还有的通过肝肾双通道。事先了解一下肝肾功能,也有助于选药和用药安全。再说,“他汀”药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肝损害、肌损害,如果先前就有肝肾功能异常、肌酶升高了,那用药就要当心了,有些情况还不能用药。所以,用药之前是需要查血脂、查肝肾功能和肌酶的。一般我都会跟患者说,没有问题一个月以后查,有不舒服随时查。1.没有问题4~8周查。这是因为,“他汀”类药物降胆固醇的作用会在4周左右才比较稳定。所以,一般主张服药后4~8周、大约在6周左右复查。复查太早了,药物作用还不稳定,也不能指导临床药物调整。再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一般会在前3个月比较明显,这时候复查,有问题可以及时发现。2.有不舒服(不良反应)随时查。对于一些敏感的个体,可能服药后短期内就会出现不良反应,这就需要及时复查。有不良反应时人会出现一些不适症状,比如肝损伤时会出现一些消化道症状,像食欲减退、恶心、腹胀、腹泻等;肌损害时可以有肌肉疼痛、肌无力等,当然,有症状不一定就是有损害,但是需要警惕和鉴别,这时候就需要及时复查,以保证用药安全。需要注意的是,单纯轻度的肝酶或肌酶升高还不能就算肝损害或者肌损害,这可能和“他汀”类药物作用的部位在肝细胞、肌细胞有关。一般认为肝酶要有比较明显的升高、或者还有胆红素的改变才考虑肝损害。临床上常用的标准是“3倍肝酶,5倍肌酶”。也就是说,肝酶超过正常上限值3倍、肌酶超过正常上限值5倍时要考虑损害和停药。如果血脂有下降但不达标,可以观察,到3个月时再复查。根据病情,如果3~6个月不达标,可以考虑调整药物剂量或增加其他药物,调整药物后一般也是在4~8周复查。临床上见到有些患者,吃了降脂药后月月来查大生化,其实真没有必要。如果初始用药有效,没有不良反应,就可以3月后再查。如果降脂达标并且疗效稳定,就可以半年到1年再复查了。这里需要提醒:在降脂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持生活方式的稳定。有些患者开始服药时非常注意饮食控制,这样加上用药,血脂控制得很好。可是时间长了,血脂达标了,就不注意生活方式控制了,这样血脂水平就有可能反弹。还有就是,“他汀”类药物治疗后,抑制了肝脏合成胆固醇,但肠道吸收胆固醇会有所增加。所以在“他汀”药物治疗胆固醇降低后,过一段时间血胆固醇可能会有轻度的复升。这时候,可以根据病情需要加用抑制肠道胆固醇吸收的药物依折麦布,协助“他汀”类药物降低胆固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