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崩溃论预测不可能准确
对中国的悲观预测,在过去30年来早已见怪不怪,没有一个成为现实。
对中国的悲观预测,在过去30年来早已见怪不怪,没有一个成为现实。今天的预测真的会不同吗?
行业度不景气、股市疲软、三四楼市崩盘、出口贸易额下降…越来越多的全球知名研究机构和经济学家表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担忧。
但近日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主席余永定,在联合早报发表题为《驳中国崩溃论》的署名文章,称"中国经济特征全球独一无二,传统的预测方法不可能准确"。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市场总是在寻找故事,而投资者似乎认为,今年在中国找到了一个新故事。中国增长减速和金融风险积累,让越来越多人感到悲观,全球经济学家警告,可能马上发生崩溃。
对中国的悲观预测,在过去30年来早已见怪不怪,没有一个成为现实。今天的预测真的会不同吗?
简单的答案是否定的。和过去的预测一样,今天的警告,基于不利于中国的历史先例和普通指标;但中国的经济特征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这样的预测不可能准确。
说到底,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意味着评估当前状况和表现,需要以细节为导向的分析,尽可能多考虑抵消性因素。预测大部分毫无意义,因为基本假设总是在变化。
以中国的高杠杆率为例,许多人认为,这将成为引发危机的重大因素。他们指出,毕竟曾经历过大规模信用繁荣的发展中国家,最终都出现了信用危机和经济硬着陆。
不过,在评估中国是否会蹈此覆辙时,必须考虑一些具体因素。中国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率固然很高,但其他许多成功的东亚经济体也是如此,比如台湾、新加坡、韩国、泰国和马来西亚。并且中国的储蓄率要高得多。给定其他条件不变,储蓄率越高,高债务占GDP比触发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越小。
事实上,中国的高债务在很大程度上,是储蓄率和投资率同时高企的结果。此外,尽管无法偿还的贷款让债务负担加重,但中国主要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仍低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