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娱乐帖历史学中国史学层次划分
TUhjnbcbe - 2020/6/1 9:46:00

编者注:重温司马两迁的那个帖子之后,不禁想起了这篇——一个娱乐帖。

作者三里河居士这帖子很有意思,不过纯扯犊子,看看就好。小编默默掐指一段,估计徘徊在业余五段+,争取向业余六段蹦跶。

1.排名仅就个人认识,不涉及学术、学派、今古文等之争:比如班固,有人说他毫无史识,有人说他是猪,比如孔子,是史家还是*治家。故而这些都不论。

2.体例借鉴棋类段位划分,分专业级和业余级,专业类指在本学科有突出专业贡献的人,业余级指尚在学科攻坚中的童鞋;

3.古代文史哲不分,史学学科在所有学科中以及史书在文献中的地位并非从来就独立,故而加入一些史家特征并不明显但贡献和影响实大的人,比如朱熹、康成;

4.为避嫌,尚在世之史家除特别贡献者,一般不列名字,欲找茬者出门左转,医院精神科;

5.此帖作用仅供娱乐和在考研论坛历史版进行常识普及。

以上为凡例。

专业九段:第一流的史学家不仅撰写历史,自己也成为了历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和标志性人物,影响以千年计,不用多费口舌,提名字就够了:周公、孔子、司马迁。

专业八段:树立史学学科范式,体现在史书编纂、史学思想等重要方面。他们中的一些人,进入历史书、语文课本——就是说影响力辐射到专业圈子以外,比如司马光,一提都知道,即使部分人因为其贡献过于深奥而名气不显,但在文史普及类书籍里总是不可或缺的大腕儿。他们的身份,有大文学家、高官、大思想家,绝不固守史学一隅,他们的故事人们口耳相传,他们是中小学课本上、大学专业课的熟客,在中国史学史上名垂千古。这些人是否能入九段,见仁见智。比如:班固、司马光、朱熹、康成等。专业七段:仅次于八段的史家,但在任何一本简明到不能简明的史学史教本中都有一席之地的人,他们的贡献,有些在历史编纂学方面甚至不输八段,但由于用力者聚焦史学一科,故而名声远逊八段。

比如:范晔、陈寿、杜佑、刘知几、郑樵、章学诚、顾炎武等。专业六段:学术大师。处于这个段位人在本学科内的有些贡献不输前三段,在本学科内提出重要概念,如“二重证据法”、“以诗证史”、“层累的造成中国古史”,但由于时代相去未远,且职能始终是历史研究家,有些虽名声超出史界,但问外行者大多不能道出其具体贡献。

比如: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顾颉刚、陈垣、吕思勉、钱穆等。

专业五段:学术大家。此类在本学科某些方向有开创和奠基之功,他们的弟子遍布中国现今高校,执一方之牛耳。

比如:李济、季羡林、谭其骧、陈旭麓、余英时、吴于廑、唐长孺等。专业四段:学术权威。处在这个层次上的人已经不如前几类在国内甚至国际甚至历史长河中出类拔萃,但在当今的史学圈内如雷贯耳,如日中天。在专业学者眼中,他们一样是当代大师,难以企及。我们看论文、看综述、看学术史看谁的?就看他们的。有些人是长江学者,有些名声超出历史研究界。他们是标杆,他们是旗帜。然而他们虽处山顶,脚下已然不是高峰。

他们是:李学勤、葛兆光、荣新江、秦晖、阎步克、杨奎松、罗志田等。————————————————分割线———————————————————————

按;就我个人的标准,承认的神牛的本领域科研人员底线为四段。人数在二十人左右。四段以下仍需努力。————————————————分割线———————————————————————

专业三段:学术大牛。实际在这段的学者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也许不会名留青史,但在当代,他们是娇子,是众人膜拜的对象,粉丝无数。职务上,他们可能是甚至学校的教授或者院长,这些人会获大奖、师父也很牛,经常混迹于各大学术论坛、微博,发出高质量的探讨。他们能拿到几十万上百万的科研经费,是各大学术会议的主角。但说到底,他们对本学科的贡献始终是小步跑,最多是小步快跑,而不是大跃进。他们的文章好看,有些写的讨巧,但本质上,终究没有多少发明和创新。

专业二段:学术小牛。这类人也是学霸,其中一些上过百家讲坛,就个人素质而言,他们是人中之龙,口才思维具佳,科研能力强,C刊论文两位数,是以后各大高校的掌门人候选,他们读博时发过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等业内顶级期刊,优秀者博士论文获过全国百优。

专业一段:学术新秀。各高校的优秀博士,是我们平常所见周围的佼佼者,奇人,类似什么一年发5篇核心、年轻时是文科高考状元、直博、30出头就副教授,当然顶着这些光环的后来也有没混史界的,或者混不出头的,因为就科研本质而言,关键在于创新,与光环无关,当然,这里面还有机遇、努力的因素。

————————————————分割线———————————————————————

按;以上为专业级。二段和一段都是一般意义上的牛人,在圈内很有名气,我们很多初入史门者经常享受他们整理的资料、或者受到他们的启发。————————————————分割线———————————————————————

业余七段:三流学者,特姘叫兽,苦逼博士和极少数优秀硕士。这类人没有科研的潜力,一辈子或许一两篇核心,多则不过10篇,论文质量低、成果少,在一个狭小的方向皓首穷经,做缝补工作,他们很努力,在科研金字塔上的最底层都不一定排的上号,留本校无望,只能去以下甚至省内一本,运气不好者二本、三本院校。他们没发过牛核心,挫核心是他们的主攻阵地,可能一辈子发一篇牛核心,借此评职称,获得上位。

业余六段:混日子的博士。他们看上去是科研人员,但有时候扪心自问,自己做的有意义吗?是科学研究吗?打心底的怀疑。忙活几年,自我安慰:或许是吧。他们也能写文章,但很多基本语法都不过关,作为文科博士,没有读过四大名著。完全是社会制度催生的科研次品。

业余五段:混日子的硕士。论文质量极低,一般花钱买,仅仅满足毕业要求,学科意识不强,有些甚至读完三年尚未入“门”,似入“门”者看了几本专著,头脑发热,兴趣颇广、干货全无。但问起来,自己也是精英的学生,也受过专业训练,上过一系列专业的课程。其中认真一点的学生的最大贡献就是搜集了一些资料、提供了一些数据而已。他们与“创新”、“创造力”毫无关系,科研民工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分割线———————————————————————

按;此间的分割线的标准是是否入“门”。————————————————分割线———————————————————————

业余四段:大部分跨专业史学研究生。入“史门”完全不知史学为何物,学科架构和理论修养为0,看过历史书只有通史教材,很多连本领域的大牛比如陈寅恪都闻所未闻,他们只要学历,只有学历。一切向学历看齐。三年读完,基本无收获。

业余三段:大部分中学历史老师。没有读过研究生,很多从师专毕业就步入教学岗,历史整体知识只停留在高中教材,之所以甩“史盲”三条街,因为他们掌握的历史知识是系统性的,是“较”深刻的。

业余二段:票友,外行。这些人看历史目的在于猎奇,易中天、袁腾飞是他们的偶像。他们认为专业研究历史是“枯燥无味的”、“没有什么意义的”、“历史已成为定论,有什么好研究的”之类。其中优秀者可能拥有极丰富的历史知识,各大网站出现的“世界历史百位帝王排名”、“中国二十大才女排名”之类皆出于此类人之手。

业余一段:史盲,战五渣。勉强能分清武则天不是秦始皇的老婆。

————————————————分割线———————————————————————

另有一段。好自称“闲云野鹤”,战斗力不详。

1
查看完整版本: 娱乐帖历史学中国史学层次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