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痛风饮食,你的观念是否还停留在主张严格限制嘌呤摄入的低嘌呤饮食?
今年6月,新版NICE指南《痛风:诊断和管理》提出: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任何特定的饮食可以降低血清尿酸盐水平。建议患者遵循健康、均衡的饮食。
不再强调对嘌呤食物的控制?这似乎与我们的常识大相违背。
关于痛风饮食的观念,或许是时候该改变了。
被淘汰的低嘌呤饮食
痛风之痛,想必有所经历的人,都不愿意再回想。
这种难以忍受的痛感来源于体内的尿酸盐沉积。当血尿酸盐浓度升高超过一定饱和度时,就会沉积在关节局部形成尿酸钠晶体,这种晶体持续释放炎症因子,诱发关节局部的炎症反应,引起剧烈疼痛。
所以,想要避免痛风的发作,就必须要控制血尿酸水平。那么,能否通过减少嘌呤的摄入来控制血尿酸水平呢?低嘌呤饮食的概念就此产生。
但在临床上,这种观念的推崇似乎并未得到预想的效果。
「很少有患者能真正做到低嘌呤饮食。」中医院风湿免疫科的主治医生李谦华表示,几年前,每当和患者宣教低嘌呤饮食时,总是听到患者抱怨说:「我感觉像是在吃斋。」
医院的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艳也有同样的感受:「除了经常听到患者的抱怨。实际上,在强调低嘌呤饮食的时候,患者的依从性很差。尤其像年轻的患者群体,很多人都习惯点外卖,在饮食上更难控制。」
如果对食物中的嘌呤含量进行排名,那么位居低嘌呤榜单之列的,大抵是清一色的水果、蔬菜。面对如此苛刻的饮食限制,很难有人能长期坚持下来。最终,往往是宁可自暴自弃忍受疼痛,也不愿再进行忌口。
除了难以依从,低嘌呤饮食还存在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长期以摄入蔬果为主,容易引起营养不良,引发其他合并症;二是由于肉类摄入减少,为了保持能量供给,势必会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例过高,容易引起胰岛素抵抗,减少尿酸排泄,反而进一步引起血尿酸升高。
不仅如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饮食干预对于降血尿酸的作用有限。年,一项发表在BMJ上的研究通过对1.6万名欧洲人群的分析后指出,饮食干预仅能解释≤0.3%的尿酸水平变异,甚至远不如遗传变异所带来的影响(23.9%)。
如果要做一个比较的话,饮食对于降低血尿酸水平的作用,可能只有不到两成,剩下八成是由自身代谢等内源性因素导致的。如果要降低血尿酸水平,最主要还是靠药物治疗。
效果有限、依从性差,为何还要反复强调?
关于痛风饮食的内容,经历了数次变化:从严格限制的低嘌呤饮食,到只减少高嘌呤摄入,再到健康饮食的提出,痛风饮食的观念逐渐在更新。但不变的是,饮食管理始终在痛风与高尿酸血症治疗中占据重要一环。
可既然饮食控制的效果有限,患者依从性不好,那为何还要反复强调饮食管理呢?
这里面其实是一个观念的转变,过去是想要通过饮食管理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效果,从而减少痛风发作。而现在,依然强调饮食控制,其实是考虑到患者的长期获益。
痛风是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往往会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并发症。一项统计显示,在痛风患者中,74%合并有高血压,26%合并糖尿病,11%合并心力衰竭。而对于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来说,饮食的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
所以我们强调的饮食管理,并不仅仅是针对痛风这一个疾病的。而是对于像高血压、高血脂等所有合并症的控制。一个健康的饮食,对患者的长期预后都是有益的。
许多国外的诊疗意见中,会向痛风患者推崇DASH、地中海饮食。而这两种饮食也并非是对血尿酸水平产生影响,恰恰是预防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饮食模式。国外的饮食结构并不适用于中国患者。所以在患教时,会让患者参照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进行饮食管理。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由于酒精摄入和高果糖摄入已被证实和痛风发病呈正相关,在患教中,依然会强调对于这两类食物的控制。这与我们的观念并不违背,酒精、高果糖饮料……这些其实都不属于『健康饮食』的范畴。长期低嘌呤饮食下,饮食结构的不平衡其实也算是不健康的饮食。
「很多患者听到不用注意饮食很开心,以为不用『管住嘴』了,其实是没有理解健康饮食的含义。」「放开限制」不等于「毫无限制」。目前来说,很多患者对于健康饮食的概念可能存在误区,这也是目前患教的重点。
如果患者正处于痛风急性发作期,我还是会建议患者先限制一下高嘌呤的饮食,等到病情稳定之后,再逐步放开限制。但放开并不代表百无禁忌,还是应该强调健康均衡的饮食结构。
我在「吃斋受苦」,家人却在「大鱼大肉」
曾经甚至有患者因为严格的饮食管理而闹起了「家庭矛盾」。
「者家属听到这个病后非常重视,在家对患者的饮食控制管理得非常严格。那时提倡的还是低嘌呤饮食,当患者看到自己「受苦」而家人却在「大鱼大肉」时,产生了心理不平衡,从而引发了很多矛盾,也容易使患者对治疗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对患者而言,除了自己努力接受治疗外,也十分需要从家庭中获得支持。像现在提出的遵循健康的饮食结构,很多家庭其实很愿意陪患者一起做出调整。当患者得到这种来自家庭的支持,依从性也会更好。
近年来,我国的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与年轻化趋势。统计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总体患病率为13.3%,痛风患病率为1.1%。痛风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糖尿病的第2大代谢类疾病。
这个数字还在持续上升,而《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则指出,随着更敏感、更特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界限渐趋模糊。所有高尿酸血症与痛风患者都需要一个长期、甚至是终生的病情监测与管理。要让患者能接受这样一个长期与病共存的状态,最好就要把疾病对患者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让患者感受不到自己与正常人之间有很大的差异。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患者依从性的措施。
毕竟,如果患者连依从性都难以保证,那再好的药物治疗、再好的管理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