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平大母脚趾头旁边因长出一个鸡蛋大小的硬“石块”而痛得无法走路;二十几岁的年龄双手指周围却出现大小不同的硬肿块,看上去犹如七八十岁老人的手那般“脆弱”……8月20日,一场以“红色警戒:痛风‘逼近’年轻人”为主题的公益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候诊区举行。科主任楚天舒用一张张真实的病例画面向公众展示了痛风带来的严重危害,他提醒:痛风正在“逼近”身强体壮的年轻人,大家务必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别让这种“痛不欲生”的疾病“找上门”。痛风是一种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人体内尿酸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患者经常会在夜晚出现突然性的关节疼、发病急,关节部位会出现严重的疼痛、水肿、红肿和炎症,疼痛感往往持续几天或几周不等。很多人形容:“痛起来犹如一颗钉子钉在脚踝处,痛不欲生”。除此之外,痛风还会带来更为可怕的痛风结石,在体内分布广泛,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引发痛风的根本原因就是高尿酸血症,这是一种嘌呤代谢絮乱所致的疾病。这个沉积于体内‘沉默的杀手’,带来的不仅仅是痛风,还会引发关节变形、尿毒症、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继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之后的‘第四高’。”楚天舒说。在以往,痛风大多数出现在40到50岁左右的人群,但现在门诊上20多岁的年轻痛风患者很常见,十几岁的学生痛风患者也有不少。医院发起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应届大学毕业生中,男生痛风发病率在20%—30%,女生在10%—20%。“痛风发病率已呈现出低龄化趋势,男性高于女性,基本上是每3名男大学毕业生中,就有1名患有痛风。”在楚天舒看来,这些也都和年轻人现在的生活习惯、饮食结构密切相关。痛风的治疗,关键在于从源头控制尿酸升高。据了解,人体内的尿酸来源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其中内源性尿酸来源于自身代谢,约占体内总尿酸量的80%,剩余20%的外源性尿酸来源于饮食摄入。因此应通过合理调节饮食降低尿酸数值。医院营养科营养师赵妍娟建议,年轻人平时应酬较多,但啤酒、火锅请勿“贪多”;减少高嘌呤食物的摄入,比如生猛海鲜、大鱼大肉、动物内脏;减少富含果糖饮料的摄入;戒烟限酒,增加新鲜蔬菜的摄入;大量饮水,每天2000毫升以上。由于痛风及高血尿酸血症是一种慢性病,所以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楚天舒说:“患者在饮食控制、生活方式调整的基础上,若尿酸水平仍无法达标,还需遵循医嘱,坚持规范地进行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目前,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为420umol/l(微摩尔每升),高于此数值就应积极干预,血尿酸宜控制在umol/l以下;对于有痛风史的患者,血尿酸宜控制在umol/l以下。专家同时表示,每个人都应该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医院通过抽血化验检测、了解体内血尿酸数值,让疾病防治的关口前移、及早干预,不让其为健康埋下“隐患”。编辑:马小刚